中国是瓷器的故乡,至今已有1万多年历史,尤以唐宋时期最为鼎盛。继唐代“南青北白”的格局确定之后,宋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,而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“八大名窑”——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定窑、钧窑五大名窑,以及景德镇窑、耀州窑和磁州窑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。
一、汝窑
汝窑是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,因产于汝州(今河南汝州)而得名。汝瓷位居宋代“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”五大名窑之首,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“汝窑为魁”之称。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,传世品仅有60余件。
汝瓷胎质细腻,以名贵玛瑙入釉,色泽随光变幻。其釉色温润古朴,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。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,釉下有稀疏氧泡,在阳光下时隐时现,似晨星闪烁,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。
二、官窑
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因在汴京(今河南开封)附近设立窑厂而得名,专烧宫廷用的瓷器。官窑瓷器选料精细,胎质细腻,胎色呈紫黑色,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,有“紫口铁足”之称。
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,釉面莹润如玉,光泽柔和。釉面有粉青、翠青、灰青、米黄等多种,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。它以古朴庄重的造型、莹润如玉的釉色、鳞鳞如波的纹片,协同紫口铁足之美,形成了和谐优美、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。
三、定窑
定窑位于今天河北省保定市,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,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。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,故宫博物院收藏的“定州白瓷孩儿枕”,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。
定瓷胎质坚密、细腻,釉色透明,柔润媲玉。定窑以装饰见长,其刻花奔逸,印花典雅,辅助以剔花、堆花。定窑以白色为多,之外有红、黑、紫、绿诸色。
四、哥窑
哥窑是北宋宫廷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。釉面呈龟子纹,内底呈铁线纹隐现的似鱼子纹,构筑极其漂亮的百极碎。
哥窑器物胎色较深,胎质细腻,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可见深色胎。釉色以青灰、米黄为多,釉质肥润,釉面有细碎的片纹。纹分两种,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,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,俗称“金丝铁线”,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。
五、均窑
均窑以釉色窑变见长,素有“入窑一色、出窑万彩”、“钧瓷无双”的特点。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,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,出现意想不到的景观。釉色分两种,一曰细平釉,一曰橘皮釉,烧制色釉“窑变”为其特色。
六、景德镇窑
景德镇窑因诞生在江西省景德镇而得名,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,故又称景德镇窑系。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,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。
景德镇瓷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罄”的独特风格,以“假玉器”之美称名冠天下,并创造了青花、釉里红、五彩、斗彩、粉彩、素三彩、玲珑、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。
七、耀州窑
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,唐宋时期属于耀州治,是北方青瓷的代表。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是纹饰刻的非常清晰,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,史籍上记载又叫“刀刀见泥”。
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,运刀挥洒如行云,刀下线条一气呵成。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,线条活泼流畅,立体感极强,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,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,格调高峻。装饰技法以刻、印、划、雕、堆、镂空为主。
八、磁州窑
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磁县一带,磁县宋代属磁州,故名。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,是在有黑釉的瓷胎上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,留出原始白地,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,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。
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,结构较疏松,淘炼不细,颗粒粗,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,含铝量较高,另外原料中含量铁、钛等着色杂质高,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。